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
首  页 机构简介 公告信息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
高级搜索
| 我的位置:广州分行 > 热点专题 >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 >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

广东人民币跨境业务面临“战略转型”

字号 文章来源: 2012-05-18 16:44:49
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

“人民币国际化是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,没到延安,更没到北平。”昨日在“中国银行服务广东‘走出去’企业”论坛上,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罗伯川发言力挺人民币跨境业务,他表示央行全力支持广东对跨境业务解放思想、先行先试,在进出口贸易、对外直投方面取得更大的话语权,甚至建议广交会“优先以人民币来标价产品”,扩大其国际影响力。

人民币跨境业务“战略转型”

“人民币跨境业务开始是以出口结算为主,现在也有进口结算、对外直接投资的业务。光做出口会遇到一些瓶颈,比如外商缺乏购买人民币的渠道, 也不了解持有人民币能做些什么。”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, 广东中行国际结算部负责人说。

始于2009 年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,在业务迅速膨胀的同时,也迎来转型契机。据统计,人民币跨境业务连年增速高达七八倍,至去年年底,仅中国银行办理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就累计突破万亿元;其中广东省作为先行先试的窗口,去年业务量突破1000 亿元,业务范围也从传统的纺织出口扩展到电子、通讯、汽车进出口,乃至资本项下的对外直接投资。

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, 有利于中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;从宏观而言,也有利于回笼央行对冲外汇占款而超发的货币,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。

为扩大人民币影响力,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罗伯川建议国内企业“换脑”,做出口时“先想人民币价格, 再换算成美元”,而非传统的直接以美元报价。“广交会是在我们中国举行,产品应该优先以人民币标价,还可以促进国内贸易。”

“万里长征第一步”

罗伯川认为, 人民币目前仅仅符合简单的贸易、投资需求,离真正的“国际化”还很远。“万里长征刚走出第一步,没到延安,更没到北平。”

首先, 境外获取人民币渠道不通畅——人民币最主要的交易地点是位于上海的外汇交易中心, 交易者以国内金融机构为主, 外商无法入场; 即使在香港,人民币存量也不到6000 亿元。其次,由于人民币境外投资渠道狭窄, 除了进口中国产品外,难有更好的用途。这两大因素,致使外商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不高,这也导致国内出口企业难以采用人民币结算。

人民币如何打通对外渠道, 实现全球范围布局? 罗伯川表示关键因素并非行政推手,而是市场的力量。

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外汇管制还很严, 但是中缅、中越边界就有人民币兑换,这是边贸的需求。”他说,“2009 年下半年,广东企业也突破了试点的概念,非试点企业也在做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。”

一改往年“严管”的态度,人民银行决定“让市场去冲锋陷阵”。“只要企业有需求,广东都可以先行先试,前提是确实有业务。”罗伯川说。(来源:5月17日 《羊城晚报》 曾颂)

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
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地址: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 邮政编码:510120 电话:020-81322411 传真:020-81862802 
京ICP备05073439号 网站标识码:bm2500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16号
网站主办单位: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最佳分辨率:1024*768